昨天下午,省十三屆人大二次會議勝利閉幕,筆者走出安徽大劇院,與一名基層代表有這樣一段對話:“回去就是周末,能歇兩天吧?”“不行啊,回去就要貫徹,要抓緊干起來! ”“有這么著急? ”“村里都等著呢,有好多事情,等不起呀……”話音未落,他沖我一揮手,竟然跑了起來——跑了幾步,他轉頭對我大聲地說:“對不起,我要趕車!”看著他奔跑的姿態,筆者不禁有幾分感動:這就是“馬上就辦、真抓實干”的生動體現!抓落實就要有這種“奔跑的姿態”!
千忙萬忙,不抓落實就是瞎忙;千招萬招,不會落實就是虛招;千條萬條,不落實就是白條。省兩會描繪了今年安徽各項事業發展的宏偉藍圖。目標已經確定,關鍵在于落實。從高質量發展到高水平開放,從民生工程實施到民主法治建設,一項項目標能否順利實現,取決于我們用什么樣的狀態抓落實。如果不緊不慢地干,不溫不火地抓,結果也可能達到目標,但標準應該不會高,效果肯定不會好。時間不等人,事業不等人。只有抓緊干、加油干、一刻不停歇地干,才能高標準、高質量、高水平地實現目標。我們要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抓好落實,努力走在時間前面,朝著既定目標奮勇前進。 “奔跑的姿態”就是抓落實的最好姿態,就是新時代最美的奮斗姿態!
以“奔跑的姿態”抓落實,要有爭分奪秒的拼搏精神。古人云:“來而不可失者,時也;蹈而不可失者,機也。 ”當前安徽發展正處于應當大有作為也能夠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面臨著國家戰略、宏觀政策、創新驅動、市場倒逼、開放發展等諸多機遇。機遇稍縱即逝,抓住了就是良機,錯失了就是危機。有人大代表一語中的:“機遇不是等來的,而是搶來的,我們要千方百計創造條件,竭盡全力搶抓寶貴機遇! ”沒有“與時間賽跑”的精神,沒有“先下手為強”的勁頭,就不可能抓住機遇。要有“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坐不住”的責任感,在審時度勢中牢牢把握并充分用好機遇,為各項事業發展贏得主動、贏得優勢、贏得時間。
以“奔跑的姿態”抓落實,要有沖鋒在前的使命擔當。當今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發展的外部環境更加復雜嚴峻,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和結構調整陣痛,必須做好應對更加困難局面的準備。大事難事看擔當。面對各種風險挑戰,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氣,迎著困難上,奔著問題去,盯著目標干,努力把風險變成風口,把挑戰變成機遇,把藍圖變成現實。抓落實不可能一蹴而就,打個沖鋒就大功告成,必須保持久久為功的韌勁,以“釘釘子”精神做實做細做好各項工作。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正確處理當前與長遠的關系,多做打基礎、利長遠的工作,多干能經得起歷史、實踐和人民檢驗的事情。
以“奔跑的姿態”抓落實,要有改革創新的過硬本領。狠抓落實,是一種態度,也是一種本領。面對新時代新形勢新要求,我們經常遇到兩難甚至多難的困境。比如,在處理質量與速度的關系上,如何既實現高質量發展,又保持中高速增長?在處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上,既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發展經濟,又不能借“保護環境”為名而不發展,等等。必須堅持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有機統一,敢于打破思想觀念的桎梏,在改革創新中找到破解難題的辦法,使各項工作更好地把握規律性、體現時代性、富有創造性。尤其要圍繞突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大關口,以改革創新的精神,做好加固底板、增強薄板、拉長短板等各項工作,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贏得主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都在努力奔跑,我們都是追夢人。”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省兩會精神,以“奔跑的姿態”狠抓各項工作落實,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建設現代化五大發展美好安徽而努力奮斗!(作者 吳林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