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不同尋常的春天,這是一場不期而遇的戰爭。
滄海橫流顯砥柱,萬山磅礴看主峰。面對新中國成立以來傳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親自部署,多次主持召開會議、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為我們打贏這場特殊戰“疫”提供了政治上的“壓艙石”、思想上的“定盤星”、行動上的“指南針”!
疫情如令,責任如山。省委、省政府站在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的政治高度,堅持把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為指導戰“疫”的根本遵循,堅持“一把手”抓帶頭、“一張網”抓防控、“一盤棋”抓統籌、“一竿子”抓到底,全面打響了一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我省始終堅持分級分類、精準施治策略,全力以赴做好醫療救治工作,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截至3月8日,安徽省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990例,累計治愈984例,治愈率99.4%;我省治愈率在全國10個確診病例較多省份中始終穩居前列,3月5日起連續4天穩居第一位。
從1月22日我省報告首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到3月8日全省新冠肺炎住院患者全部治愈出院,47個日夜守護,1000多個小時艱苦奮戰,這段不平凡的“清零”之路,再一次見證中國精神、安徽力量!
堅決有力的安徽行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直接關系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直接關系經濟社會大局穩定,也事關我國對外開放。
這是一場硬仗,也是一場大考,是對我們初心使命的考驗、應對風險的考驗、治理能力的考驗、戰斗精神的考驗。
全國一盤棋,安徽在行動!安徽省委、省政府堅決貫徹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決服從黨中央統一指揮、統一協調、統一調度,嚴格按照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總要求,團結帶領廣大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有力有序有效開展疫情防控工作。
1月21日上午,合肥市報告1例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正在基層慰問一線干部群眾的省委書記李錦斌當即指示,務必認清疫情防控工作的極端重要性和現實緊迫性,全力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1月22日16時,經國家衛生健康委確認,安徽省收到合肥市報告的首例新冠肺炎為確診病例。此后,確診病例不斷攀升,疑似病例快速增長。
疫情十萬火急,防控分秒必爭!1月24日,農歷大年三十。安徽正式啟動省級重大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
進入戰時狀態,采取戰時打法。當天,省委、省政府成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部署全省疫情防控工作。省委書記李錦斌赴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省立醫院感染病院,現場調度春節期間疫情防控工作,帶動形成“五級書記抓防控”的工作格局。
一天一研判,一天一調度,天天抓落實。安徽省委、省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堅持“一把手”親自抓、帶頭干,率先在戰“疫”前方指揮,率先深入疫情一線把握疫情,率先督導檢查解決問題。
哪里確診病例多就往哪里去,哪里防控任務重就往哪里走。省委書記李錦斌、省長李國英多次采取“四不兩直”方式,深入基層一線督導檢查。同時,實行“省領導+廳局”包保責任制,16位省領導各自牽頭包保一個市,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確保責任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
時間就是生命。著眼于“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我省先后出臺“三防三查三加強”“四緊盯四到位”“六個強力”“三清”等具體工作方案,打出“八嚴八控”等具有安徽特色的疫情防控“組合拳”,迅速形成全面動員、全面部署、全面加強疫情防控工作的局面。
圍繞“提兩率、降兩率”的目標,按照“四集中”的救治要求,我省集中優勢醫療資源和技術力量,全力以赴救治重癥、危重癥患者,加大輕癥患者救治力度,力求做到輕癥不轉重癥、重癥不轉危重癥、危重癥不轉病亡,努力實現我省“三降兩少”目標。
對確診病例做到“全救治”,對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觸者做到“全隔離”,對涉武漢的輸入人員做到“全排查”,對輸入口檢測做到“全覆蓋”,黨政領導干部和醫務人員做到“全在崗”……一系列精準有力的防控舉措有效遏制了疫情蔓延勢頭。截至3月8日,安徽連續10天無新增確診和疑似病例,連續10天無高風險地區,在院確診病例全部“清零”,進一步堅定了全省上下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的信心和決心。
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統籌推進經濟社會發展也是一場大戰。根據疫情形勢變化,我省堅持分區分級制定差異化防控策略,對各地疫情防控、復工復產、經濟運行進行分類指導、精準調控,化解新發疫情風險,保障生產平穩有序。
復工就是穩就業,復產就是穩經濟。我省精準穩妥推進復工復產,深入開展“四送一服”專項行動,聚焦重點園區、重點工程、重點企業、重點項目和具備基本條件的中小微企業,著力解決好防疫物資、資金、設備、關鍵原輔料和零部件穩供等問題,幫助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渡過難關。截至3月8日,全省規模以上工業、資質以上建筑業、規模以上服務業、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住宿餐飲業企業復工率分別達到99.1%、87.6%、85.1%、82.9%,續建重點項目復工率達93.6%。
戰“疫”與戰“貧”兩手抓。我省扎實開展“抗疫情、補短板、促攻堅”專項行動,加快解決貧困群眾外出務工、扶貧農畜產品滯銷、扶貧項目開工復工難題,努力將疫情的影響降到最低,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全省就業扶貧車間復工864個,復工率達91.2%;復工人數19943人,其中貧困勞動力6326人,帶貧率達31.7%。
落細落實的安徽硬招
我省毗鄰湖北,人員往來密切,外防輸入任務艱巨;病毒狡猾多變、來勢洶洶,內防擴散任務繁重。
面對嚴峻復雜形勢,省委、省政府下苦功夫、硬功夫,層層抓緊抓實,步步落深落細,構建起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疫情防控體系。
在啟動一級響應前,省委、省政府已作出研判,并果斷行動。對機場、車站、高速公路、船舶碼頭等出入口的源頭篩查,對進皖旅客的體溫監測排查和發熱人員的排查診斷,對大型集會、人員密集活動的管控,對重點場所的通風消毒、體溫監測、衛生檢疫等措施,迅速啟動。
嚴把關口,重點人員管控到位;嚴防死守,防控措施布控到位;嚴密措施,集中救治穩控到位……2月1日開始,全省疫情防控工作從全面部署、全面動員的緊急應對階段,轉入全面加強、展開決戰的關鍵階段,省委、省政府拿出“八嚴八控”的硬招,盡最大可能切斷傳染源、盡最大可能控制疫情波及范圍。
依據疫情發展態勢,2月7日,安徽省疫情防控應急綜合指揮部“三箭齊發”:在全省范圍內對相關密切接觸者進行核酸檢測初篩;對疑似和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實行定點集中、單間隔離;全省16個市對所有的村組、小區一律實行封閉式管理。
除湖北之外,安徽是全國第二個發布針對密切接觸者進行初篩要求的省份。這是一項投入大、任務艱巨的工作,更是一項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的工作。
全省16個市對所有的村組、小區一律實行封閉式管理,也意味著巨大的工作量。合肥市蜀山區發動全區209名機關黨員干部,進駐社區(村)開展疫情防控包保工作,當好“宣傳員”“戰斗員”“組織員”“信息員”,助力基層戰“疫”。
物業定時消毒、保安24小時值守、志愿者定點服務、老黨員不辭辛勞、退役軍人主動請纓、網格員包保困難群體……緊緊依靠人民群眾,發揮人民群眾在人民戰爭中的主體作用,聯防聯控、群防群治的“防護網”越織越密。
疫情防控刻不容緩,于法有據方能依法有序。2月9日,省人大常委會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依法全力做好當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決定》,并于當天公布施行。
《決定》緊盯重點領域,著眼關鍵環節,在規定各級人民政府和相關部門職責的同時,進一步明確細化有關單位和個人在疫情防控中應當履行的義務。其中,授權縣級以上地方政府采取臨時性應急行政管理措施、將隱瞞病情認定為失信行為等規定,緊扣疫情防控矛盾焦點,為動員全社會共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據。
針對各地存在的管得不嚴、抓得不實、落得不到位的問題,2月10日召開的省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會議暨指揮部工作調度會議,強化八條“盯緊抓實”舉措。
抓重點就要重點抓。2月12日上午,省委書記李錦斌與疫情防控任務重點市市委書記視頻調度通話,詳細詢問各市疫情最新情況和發展態勢,深入查核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并提出具體要求。2月15日,李錦斌又深入蚌埠市,采取明查和暗訪方式,調研督導疫情防控工作。
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既是一次大戰,也是一次大考。我省以縣域為單元,分區分級采取差異化防控措施和經濟活動措施,這正是“統籌”考題前的正解。
返崗途中做好健康監測,上崗前全員摸排、全員測溫、全數登記,復工前全面清理衛生、做好應急預案,復工后落實每日衛生管理制度……我省分類指導、有序推動各類企業復工復產,切實做好“戴著口罩”抓發展的精細活。
“清零”階段性成果的背后,是黨員干部的守土盡責,是社會各界的共克時艱,是防控硬招的落細落實。
管用有用的安徽“藥方”
1月29日,久未放晴的天空,終于出了太陽。陽光下,在合肥和亳州兩個城市,兩名青年揮手告別醫務人員,奔向正常的生活。他們是安徽首批治愈出院的新冠肺炎患者。
“雖然看不到防護服里面你們的模樣,但我記住了你們悉心照顧我的情形。”當天上午9點,合肥病例黃某走出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感染病院病區大門,他從醫護人員手中接過一束祝福的鮮花,激動地說。
疫情發生以來,安徽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力以赴救治患者”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兩并重一保障”,即重癥輕癥并重、西醫中醫并重,強化救治保障,采取多項措施抓實抓細救治工作,盡最大努力提高治愈率,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與病魔搏斗,分秒必爭。第一時間向社會公布省市縣99家定點醫院;第一時間建立省級專家救治指導制度,由58名高水平專家組成省級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指導各地規范開展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和院感防控等工作;全省衛生系統45萬職工迅速取消春節假期,堅守在抗疫一線。
重癥患者是新冠肺炎救治的難點。我省制定“降低病死率九條措施”“重癥患者醫療救治制度”和“提高治愈率六條措施”,嚴格落實危重患者“一人一方案”“一人一團隊”“一天兩會診”和多學科聯合診療等制度,壓實“1+1+1+1”(1位治療團隊首席專家、1位省診療組工作人員、1位院領導、1位市領導)包保責任。
“老爺子,我們回家啦!”2月29日上午,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感染病院ICU隔離病房,醫院新冠肺炎重癥救治組組長、主任醫師楊田軍對93歲的李大爺說。93歲的李大爺也是目前安徽省最高齡的新冠肺炎確診患者。
“在李大爺住院的20多天時間里,對他的治療護理一開始并不容易。由于剛從老家轉到隔離病房,環境陌生,加上幾位家人染病住院,老人家情緒低落。”據感染病院ICU護士長李楊介紹,護理組除了常規的治療,重點是加強對李大爺的生活護理,特別是心理護理。在天氣好的時候,值班的4位醫護人員把老人家的病床推到窗邊,讓老爺子曬太陽,同時給予肢體按摩及相關生活護理。在醫護團隊的科學治療和悉心關愛下,李大爺一天天好轉起來。
人類同疾病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學技術。3月3日,由中國科大聯合攻關團隊開展的“單克隆抗體藥物托珠單抗+常規治療”免疫治療方案,作為新冠肺炎重癥、危重癥治療手段,被列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向全國推廣。
在3月4日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召開的全國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工作視頻培訓會上,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副院長、安徽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醫療救治工作專家組組長、呼吸與危重癥醫學專家徐曉玲教授,向全國同行專家介紹新冠肺炎免疫治療方法,發出新冠肺炎研究和治療領域的“安徽聲音”。
一個月來,在安徽省和中國科學院新冠肺炎應急科技攻關項目支持下,由中國科大聯合攻關團隊開展的“托珠單抗+常規治療”免疫治療方案在臨床應用方面取得階段性重要進展。中科院劉青松團隊利用含有西藥成份的中成藥治療方案、貝克藥業開發的治療新冠藥品——利托那韋洛匹那韋復方制劑和瑞徳西韋新藥,已分別進入臨床應用或實驗階段。
中西醫“聯手”救治全覆蓋,是安徽“藥方”的一大亮點。
安徽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于中西醫結合、中西醫并重的救治工作要求,各級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應急綜合指揮部和醫療救治組均有中醫藥人員參加,保證中醫藥及早介入、全程參與。定點醫院收治的新冠肺炎患者第一時間服用中藥湯劑。輕型、普通型和重型患者治療首選國家推薦的“清肺排毒湯”;危重型患者救治結合實際情況合理使用,“一人一案”辨證論治。目前,全省中醫藥參與救治率達到98.7%。
同心戰“疫”的安徽力量
疫情防控是一場阻擊戰,也是一場總體戰。
疫情發生后,醫療物資供應,牽動著大家的心。我省迅速摸清“家底”,駐點幫扶、精準解困,在促進重點物資生產企業復產、穩產、增產上持續發力。
機器從4臺到24臺,員工從30名到100名,醫用防護服日產量從200套到2000余套……疫情當前,合肥高貝斯醫療衛生用品有限公司實現了這樣的復產擴產速度。
“多虧了駐企干部,公司才順利解決了工人、原材料、資金等棘手問題。”高貝斯總經理肖應龍說。
“疫情當前,特事特辦。我們從湖北協調拉鏈,從江蘇協調透氣膜復合料,從銀行協調生產和設備資金,幫助企業快速復工擴產。”省經信廳技改處處長、駐高貝斯負責人沈忠林說。
2月13日,全省重點調度的80戶應急醫藥產品重點生產企業全部復工。1月28日以來,全省累計生產醫用防護服685391件、醫用隔離衣852250件、醫用口罩471.3萬只、非醫用口罩8808.4萬只。
2月15日和2月21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醫療物資保障組和生活物資保障組,分別向省政府發來感謝信,充分肯定我省堅決執行國家統一調度安排,確保重點地區醫療物資供應,為支持全國疫情防控工作發揮了重要作用。
“隔兩天去趟超市,想買的都能買到,價格也和往常一樣。”合肥市蜀山區南七街道居民王慧說。疫情期間,城鄉居民的“米袋子”“菜籃子”供應充足,百姓生活平穩有序。
全球首臺空氣成像無接觸電梯按鈕終端在合肥應用;皖產“全過程無接觸”測溫安檢系統在上海啟用;科大訊飛與中科大附屬第一醫院聯合建設的人工智能輔助診斷平臺提供智能診斷服務……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我省強化科技支撐,積極發揮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作用,眾多“科技力量”挺身而出,在戰“疫”一線大展拳腳。
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是宣傳輿論工作在這場戰役中的責任和擔當。
《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習近平指揮全民戰“疫”》《部署戰“疫”,習近平這些話直擊要害》《戰“疫”火線上,習近平用這些話叩問初心》……全省宣傳戰線第一時間突出宣傳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兩手抓”一系列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深入宣傳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
《防疫與生產“兩手抓”如何奪取“雙勝利”,省委書記調研求解》《這場阻擊戰,安徽這樣打!》《防疫戰下,安徽的“硬核”與溫情》……宣傳戰線第一時間宣傳安徽行動,讓群眾知道省委、省政府在做什么、還要做什么,凝聚全省上下戰“疫”合力;
疫情防控、物資保障、市場監管、交通運輸、復工開工、金融支持、財稅政策、醫護人員保障……宣傳戰線第一時間發布權威信息、回應公眾關切,截至3月9日,已舉行新聞發布會44場。“站著開”的創新發布、務實發布得到網上網下一致好評;
《安徽疫情防控呈現“四無”階段性特征》《低風險區超50%》《安徽打響清零戰》……宣傳戰線第一時間發布實時“戰報”,扁平化操作、分布式發布適應輿論傳播新變化,增強公眾戰“疫”信心;
《第一次不服從命令是請戰抗“疫”》《他惦記防疫一線的大家,唯獨忘了自己》《“我還能堅持,等疫情緩解了再休息”》……宣傳戰線第一時間報道戰“疫”群英的初心使命、大愛真情,生動講述走心暖心的感人故事,進一步激發正能量;
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響應機制,第一時間成立疫情防控新聞中心,第一時間傳播防疫知識和法律知識,第一時間澄清謠言,第一時間加大線上優質免費文化內容供給,第一時間幫助農民朋友銷售滯銷農產品,第一時間發動景區向最美逆行者免票,第一時間服務文旅企業……宣傳戰線統籌把握疫情、輿情、民情,盡銳出戰、連續作戰,有力發聲、有效發聲,唱響了眾志成城、同心戰“疫”的“大合唱”。
根據疫情形勢發展,及時撤銷全省所有公路檢疫站點,開通封閉的高速公路出入口,恢復中斷的農村公路;從家門進車門,從車門進廠門,跨區域客運包車業務幫助農民工返崗復工;開通“點對點”臨時通勤公交專線,助力企業復工復產……我省著力打通“大動脈”、暢通“微循環”,全力保障抗疫應急、生活物資運輸,努力實現員工回得來、原料供得上、產品出得去。
“一戶一策”定向關愛抗疫醫務人員家庭,募集、配送醫護家庭關愛包,舉辦在線就業技能培訓……工會、婦聯、共青團等人民團體主動作為、積極作為,充分發動群眾、動員群眾,為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
守望相助的安徽情懷
湖北和武漢是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是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決勝之地。武漢勝則湖北勝,湖北勝則全國勝。
服務大局,不講條件!武漢需要,優先滿足!安徽省委、省政府堅決貫徹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決服從黨中央統一指揮、統一協調、統一調度,在“全國一盤棋”中勇挑重擔,在做好自身疫情防控的同時,用最快的時間遴選優秀的醫護骨干,最短的時間集結急需的物資,動員全省力量支援湖北、支援武漢。
“家里沒有問題,他們都很支持我!”安徽醫科大學第四附屬醫院護士劉丁丁擁有9年臨床護理經驗。
“2003年我在部隊醫院參加過抗擊非典,請一定相信我!”蕪湖市中醫院參加過非典救治的ICU護士胡芳芳再次請纓。
“我報名!”“我愿意!”“讓我去!”……一張張“請戰書”,一個個紅手印,一句句錚錚誓言,全省醫務工作者表達不獲全勝、誓不收兵的堅定決心。
自1月27日以來,8批1305名醫療隊員馳援武漢,3批23名公共衛生專業人員支援湖北。安徽醫務工作者一夜集結,帶上醫療物資,匆匆收拾行囊,很多人來不及跟家人告別,來不及叫醒睡夢中的孩子。
“我去武漢的事,您不要告訴我媽……”泗縣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唯一的男護士邱東,在奔赴武漢前特意囑托姨姑不要發朋友圈,以免父母牽掛。
“媽媽,不要走!”安慶市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外科護士長張敏臨行前,緊抱哭鬧的4歲女兒“哄騙”說:“媽媽去打怪獸了,馬上就回來!”
從任務繁重的隔離醫院,到細致嚴謹的病毒檢測實驗室,再到社區居民的消毒殺菌現場,一位位技術精湛的醫生、一名名經驗豐富的護士、一個個能力突出的公共衛生專家,滿懷江淮兒女的豪情,奮戰在疫情最嚴重的湖北、條件最艱苦的前線。
“在武漢的這些日子,我經常可以看到凌晨4點的金銀潭,忙碌而又不平凡的金銀潭。”安徽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急診重癥醫學科護師臧清華說,“每一個夜晚,除了病人常規的治療、護理之外,其余時間我需要穿著武裝到牙齒的防護服,在隔離區走廊不停地來回巡視。”
“因為防護服的緣故,所有的操作比平時都要費力。護目鏡里出現了水汽,多層手套緊緊包裹的雙手有些麻木,護目鏡壓迫著臉頰感覺火辣辣的。我們要做的,只有堅持!”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護士許曦旸和同伴相互打氣。
“雖然樣本檢測量比較大,但是我們不能有一點馬虎,要對每一份標本負責。”安徽首批支援湖北疾控隊隊長史永林進入仙桃市后,平均每天要檢測幾百份樣本,穿著密不透風的防護服工作12到16個小時。
治愈,是對醫務工作者最大的鼓勵;感謝,是對醫務工作者最大的褒獎。
“我雖沒看見你們溫柔的面孔,也不知你們的名和姓,但卻知道你們殞身不恤的神圣使命。”2月25日,武漢市體育中心方艙醫院,康復出院的王女士為安徽援鄂醫療隊員寫下感謝信。
“你們都是好樣的!”“向逆行者致敬!”“感謝安徽醫護人員給予我們的支援,你們是當代最可愛的人!”……從康復患者的手寫信件,到千萬網友的熱情留言,一句句真誠的話語溫暖著醫務工作者的心,堅定同心戰“疫”的精神力量。
“你在前線支援,我們在后方保障。”明光市人民醫院護士豐安鳳奔赴武漢戰“疫”,她的愛人和兄弟也主動到醫院為湖北無償獻血。
熱血滾燙,皖鄂連心。自2月14日以來,安徽已連續5次向武漢、孝感、黃岡、隨州、襄陽、十堰等市支援血液,累計調配血液總量203.84萬毫升,其中包括4400毫升RH陰性血液。
科大訊飛“智醫助理”向公共防疫部門提供基層門診病歷分析報告,彰顯安徽科技戰“疫”的“硬核”力量。
亳州安徽東臨藥業捐贈黃芪、金銀花、連翹、蒼術、板藍根等5.9噸中藥材支援湖北,扛起中醫藥的責任與擔當。
5元、10元、50元……全椒縣古河鎮擁有63年黨齡的老黨員王道慶脫貧未久,卻主動遞交積攢的300元“特殊黨費”,支援武漢戰“疫”。
從淮北到江南,從組織到個人,從機關到企業,江淮各地處處是向湖北、向武漢籌款捐款、運送緊缺物資的動人場面,成為這個春天別樣的風景。
快速建成的武漢市火神山醫院和雷神山醫院,從物資運輸到建筑材料,再到建設施工,處處都有安徽企業和江淮兒女貢獻的力量。
蕪湖市繁昌縣志愿者徐祖文往返1200余公里,將滿載的醫療物資送至火神山醫院。“作為卡車司機,我把急救物資運到最需要的地方,就是盡了自己最大的能力和責任!”徐祖文說。
“建設火神山醫院,不給錢我都去!”蒙城縣許疃鎮邵于村村民張明等6名皖北漢子2月2日緊急趕往武漢,擔負火神山醫院水電后期檢修、調試工作,每天最少工作12小時。
疫情襲來,各地醫療資源普遍緊缺。“服務大局、先保武漢!”我省根據工信部物資調撥要求,全力支援湖北、支援武漢,優先保障支援湖北醫療隊的物資需求。截至3月7日,已分41批發往湖北393500套防護服,其中國標醫用防護服383200套、歐標防護服10300套。
“你們送來的物資比黃金還貴重,能救許多人命!”合肥郵區中心局湖北路向專運工作組駕駛員張旻,連續十幾天奔波在合肥與武漢的路上,當他聽到湖北人福醫藥物流中心客戶的這句話語,由衷感到辛勤工作的巨大價值。
“我們在這住得好,吃得也好,就像住家里一樣,非常暖心。”來自武漢市江岸區任先生感激地說。春節期間,他們一家三口來到桐城旅游,孰料疫情突至無法回家,又遇上賓館飯店停止營業。文昌街道啟動應急預案,讓他們在桐城市迎賓館居住隔離,社區醫生每天早晚兩次來量體溫,街道每天提供免費餐飲。
同飲一江水,皖鄂一家親。由于突發疫情,一批在安徽或探親、或工作、或旅游的湖北人不得不滯留下來。我省在積極救治湖北籍患者的同時,以大愛之心伸出援手,妥善安置滯留的12.6萬名湖北人員,切實解決他們生活中遇到的交通、住宿、吃飯和生活必需品等問題,讓他們感受到隔離不隔愛、隔離不隔情的溫暖。
惟其艱難,方顯勇毅;惟其磨礪,始得玉成。在江淮兒女的共同努力下,這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正迎來春之聲。
“清零”并不意味著結束,大戰還在繼續,大考還在進行。讓我們慎終如始、接力奮斗,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韌勁、“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拼勁,奪取大戰大考的全面勝利!
(執筆:本報記者 陳群 李躍波 吳林紅 張理想 朱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