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制/楊勝 編輯/徐文娟 劉東偉 武靜 版式/關敬生 馬菁 李桑








政府工作報告傳遞哪些“云上中國”新動向?政府工作報告將發展工業互聯網作為推動制造業升級和新興產業發展的有力舉措。代表委員認為,當下,加快工業互聯網建設凸顯了用數字技術平抑風險、化危為機的重要意義。政府工作報告的20個關鍵詞5月22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京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這份萬字報告,篇幅與往年相比雖短,干貨、實貨卻不少。20個關鍵詞,有今年必須達到的硬指標,也有實實在在的民生紅包。【兩會新觀察】政府工作報告的新維度你get到了嗎?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是在我國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取得積極成效的背景下召開的一次重要的會議。央視主持人給您帶來不一樣的解讀。 |

【兩會走筆】“人民至上”昭示不變初心
“人民至上”,字字千鈞。5月22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內蒙古代表團參加審議時強調,必須堅持人民至上、緊緊依靠人民、不斷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并落實到各項決策部署和實際工作之中,落實到做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中去。“人民至上”充分展現了人民領袖一心為民的博大情懷,精辟概括了中國共產黨人一以貫之的崇高追求。堅持“人民至上”,昭示著不變的初心和光榮的使命。【兩會觀察】振興鄉村,攜手共奔全面小康
“要因地制宜壯大特色產業,挺起鄉村發展的‘主心骨’”“進一步深化改革,拆除城鄉藩籬,讓發展要素更加自由地流動”“做好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正在召開的全國兩會上,來自我省的代表委員們圍繞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談體會、說感受,積極建言獻策。中國不設經濟增速具體目標的三重考量
但GDP“無數”,不代表中國政府心中無數。22日披露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這一特殊安排,折射出疫情之下官方對經濟發展的三重考量。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開幕側記
初夏的北京,萬物競秀。5月22日上午8時,近3000名肩負人民重托的全國人大代表,步入人民大會堂,出席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他們身后,是雨后放晴的天空,陽光和煦。迎接以人民為中心的權利法典
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開幕會現場,審議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提請審議《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草案)》的議案。【兩會觀察】下好創新"先手棋" 壯大發展新動能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沖擊。大量科技創新成果在為戰“疫”提供強有力支持的同時,也為復工復產注入“加速度”。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提高科技創新支撐能力。我省出席全國兩會的代表委員們紛紛表示: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必須緊緊抓住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培育壯大新的增長點增長極,牢牢把握發展主動權。隔屏相望的“部長通道”依然“解渴”
“火爆”,是歷年全國兩會“部長通道”給記者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之一。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22日開幕,但隨之開啟的“部長通道”卻呈現不同氣象。首場“代表通道”的那些“相遇”
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22日在北京開幕,首場“代表通道”于會前舉行。六位來自中國基層的全國人大代表與身處大會新聞中心駐地分會場的媒體記者視頻連線,講述各自的代表故事。







您是第個為新時代點贊的人


